当前位置:首页 >> 创业信息 >> 创业信息 >> 正文
创新与创业融合更加有生民力
打印】 【收藏本页

创新与创业融合更加有生民力

前几天,安徽庐江船户李其胜开着货船驶过嘉兴三塔港航管理站,中途未经任何停留。此时,借助中科院嘉兴中心的无线传感网技术,在管理站监控室里,该船的相关信息已自动显示在电脑屏幕上。 “通关快了,还能省下一笔油钱。”李其胜说。
  科研成果,并非高校和科研单位的一种摆设,它们应该得到转化和应用,尤其应与企业对接,转化为现实生产力,以适应社会发展需要。有人曾直言不讳: “评价高校科研工作,不仅要看科研经费的总额、项目数、论文数、鉴定数、获奖数、专利数、被权威杂志检索数,还要看通过科研工作真正取得的实际价值,看是否能转变为生产力促进社会的发展;不仅要看社会效益,还要看通过科研工作取得了多少经济效益。”对于应用型学科来说,科研经费是用来搞产业化的,而不是用来评职称的。你搞的科研项目真正转化为了生产力,评职称自然不成问题。
  不能不看到,在现实中,不少科技人员拿项目、发论文、申请专利,其目的多是为了评奖、评职称、争荣誉,对进一步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似乎缺少应有的动力。于是,不少科研成果难免被束之高阁,处于休眠状态。国家投入巨大的人力、财力、物力,可结果竟是如此,这是多大的浪费呵!中科院院士陈运泰曾说,不希望看到国家投了那么多钱,出了一堆论文,出了一堆院士,但是科技创新却搞不上去。科研成果得不到转化和应用的担忧,确实发人深省。
  高校和科研单位的科研成果,在一些地方之所以不能被及时转化,这固然有体制、机制、政策、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制约,但企业和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不能有效调动起来,也是一个不可回避的话题。中科院嘉兴中心的科研成果转化率较高的一个重要原因,是推行了项目核心团队入股制。按他们的说法, “这叫创新与创业相融合”。毫无疑义, “科研人员与企业一起出资搞项目开发、转化,自然铆足劲干”。

  如果说,企业出资搞项目研发、转化,让科研人员从此拥有了平台,有了踏实感的话,那么,科研人员和专家的入股,则让企业看到了希望,少了顾虑,有了放心感。当企业和科研人员坐在 “同一条船上”的时候,且双双在没有退路的情况下,又怎不令他们为着同一个目标而攻坚克难、携手前行呢?
  有报道说,国内一所大学的一个项目, “远渡重洋”到美国生根。直到现在,每当想起这段 “亲身经历”,校领导有些话不吐不快:科研成果转化,为什么 “国内开花国外香”?“我们到处去找企业,希望能够把我们的先进技术用到咱国内自己的企业中”,但他们失望地发现,居然没有企业愿意接手,最后大洋彼岸的企业却纷至沓来。答案如同芒刺。因为与国际顶级技术相配套的设计部分你拿不出来,我们没有这个设计能力,所以再好的材料也没法用。**
  从表面上看,是因为 “没有这个设计能力”,所以导致了 “把我们的先进技术用到咱国内自己的企业中”这一愿望的落空,但从深层次看,恰恰是由于我们忽视了对企业和科研人员的 “设计和开发”。毕竟,设计能力的突破提升抑或相关成果的转化,都有赖于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调动和迸发,离开了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,相类似的 “科技成果外流”又能如之奈何?
  在今年年初召开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,温家宝总理强调: “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只有转变为新型的生产方式和产业,才能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。必须把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,作为 ‘十二五’时期科技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。要大力增强技术创新和研发能力,大幅度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水平。”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紧紧抓住 “转化成果”的牛鼻子,注重在 “创新与创业融合”上下功夫,亦即要建立健全企业主导技术研发的体制机制,鼓励企业协作开展关键共性技术研发。要鼓励广大科研人员、科研院所和高等学校以多种形式与企业合作,共同推进技术创新和科研成果转化应用,提升企业和产业素质,增强市场竞争能力。